最近,隨旅游團到臺灣作環島八日游。游覽了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大峽谷等著名的旅游景點。到臺北、臺中、高雄、臺東、花蓮等城市和金門島觀光。還逛了商場夜市,接觸了一些臺灣同胞。對臺灣有了初步的了解,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臺灣不愧是“福爾摩薩”(臺灣原名,葡萄牙語,意為美麗的島)。這次旅游真爽,開心極了。
臺灣的生態環境很好。臺灣有300多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由于雨水充沛,氣候溫和,臺灣的山樹木茂盛,郁郁蔥蔥,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看不到山火的痕跡。臺灣四面環海,我們環島游一路上所看到的海水湛藍湛藍的,沒有受到污染。臺灣的河流都是從“中央”山脈發源,或向東流入太平洋,或往西流進臺灣海峽,流程短促。大雨來時河水暴漲洶涌澎湃地流入大海,大雨過后河流很快干涸。我們來臺時沒下什么大雨,所看見的河流都露出了河床,唯獨從高雄市穿城而過的愛河川流不息。我們乘坐游艇游覽了美麗的愛河,感受到河水像愛情一樣溫柔浪漫,難怪名字叫愛河。臺灣山青水秀,空氣新鮮,尤其是素有“臺灣的后花園”之稱的花蓮縣簡直是個大氧氣吧。
臺灣的城市市容很整潔,綠化很好,大街兩旁綠樹成陰,在大街上行走看不到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的。臺灣導游告訴我們,在臺灣要是隨地吐痰或亂丟垃圾,或是在禁止吸煙的場所吸煙,罰款可高達一萬元臺幣(相當于2000元人民幣)。我們生怕花這一萬元冤枉錢,一路上小心謹慎,絲毫不敢大意。無論是賓館酒家、旅游景點還是街道,化妝室(臺灣的廁所叫化妝室)都很干凈,也不存在亂涂亂寫的所謂廁所文化。這一點是大陸所比不上的,游客們都感同身受。
臺灣的交通很方便。臺灣有三條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六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形成了一個密集的高速公路網。臺灣的公路大部分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黨的退役老兵修筑的。從花蓮至臺北那段公路,是老兵用鐵釬洋鎬從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開挖出來的。路上有很多隧道,最長的雪山隧道全長12公里,汽車穿過隧道需12分鐘。汽車在公路上行駛,就像在懸崖陡壁上爬行,懸崖底下是波濤滾滾的太平洋,下望令人膽戰心驚。但是風景很美,很剌激。除了公路之外,還有貫穿南北的高速鐵路。從最北的城市基隆乘高速火車到最南的高雄市只需90分鐘。臺灣一共有13個飛機場,大部分是軍民兩用機場。我們還不時看到有輪船從高雄的海港開出去。要是打起仗來部隊的機動是很快的。交通的發達促進了臺灣經濟的騰飛,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
臺灣有水果王國、花卉王國、美食王國之稱。臺灣的水果品種多味道美。市場上有各式各樣的應時水果。我們在賓館吃飯一日三餐都搭配有水果,味道美極了。據導游介紹,臺灣培植了許多奇花異弁,每年都在高雄市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花卉展銷會,為臺灣創造了一筆數目不菲的外匯收入。臺灣所以成為水果王國花卉王國,要歸功于蔣經國先生上世紀七十年代制定的“經濟農業”政策。臺灣又是一個美食王國。到臺灣的黨兵來自各省,有一些老兵退役后辦起了小食店,具有各地的風味。經過不斷的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享有盛譽的臺灣美食。我們在臺北和高雄參觀了美食夜市,各種小食林林總總,熱騰騰香噴噴,令人垂涎欲滴。
臺灣的居民住宅沒有焊鐵籠,不用加防盜鎖。小汽車摩托車夜間成排停放在街道邊劃定的停車位,沒有保安看管,也不見有丟失的。我們在城市看到一些警察局派出所,只有一兩間辦公房,警察也很少,可能案件不多。由此推斷,臺灣的社會治安不錯。我們晚上逛街有安全感,用不著擔心錢包被偷被搶。
臺灣女人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小資,大多數衣著比較樸素大方,既不象香港女人穿得花花草草,也不象大陸沿海的女人穿得那么****。我們在賓館酒家接觸到的女服務員大多端莊大方,待客彬彬有禮,說話輕聲細語,盡顯女性溫柔之美。
出發前,有些游客擔心臺獨分子會不會給我們找麻煩。事實證明這種擔心沒有必要。到臺灣后地接是一個中年男子,全程帶我們游臺灣。他一開口就說:“我代表我們公司熱烈歡迎祖國同胞到臺灣旅游!”這話聽起來特別親切,心里熱乎乎的。臺灣人絕大多數來自大陸的福建、廣東,通行普通話,方言是閩南話。原住民其實是指祖祖輩輩居住在臺灣的少數民族,臺灣一共有14個少數民族。從大陸來的臺灣人絕大多數對祖國有認同感。到臺灣的第一天,我們入住桃園縣的南方莊園。早上我們碰到一個六十開外的臺灣人,帶著一家五六口人準備到大陸探親。他得知我們是廣東來的,熱情和我們搭話,主動向我們介紹他祖籍廣東梅縣,來臺灣已經第八代了,每年清明節都要回家鄉掃墓,這次帶全家人回家鄉趕赴晴明掃墓。血濃于水。兩岸同根同源,大陸同胞與臺灣同胞有不可割舍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我們這個旅游團有3個游客順便來臺灣探親,有子探父的,也有侄探叔的。原來傳說臺南是綠營的大本營,臺獨勢力比較猖獗。我們來到臺南的高雄市,言行都比較謹慎。那天早晨我在臺東縣鹿鳴溫泉賓館外面散步,遇到兩個30左右歲的臺灣人,都來自高雄。我小心翼翼地和他們交談,他們的態度都很友好。
其中一是高雄的農民,從事種植水果,這次帶著妻子和三個小孩駕車到臺東自助游。另一個是姓翁的國際導游,他學識淵博,談吐文雅,我和他談了半個多小時,一直談到吃早餐,從唐詩宋詞談到儒家文化。在交談中我發現翁導游對祖國很有感情,他說他祖先是大陸人,也不知來臺灣多少年了,自已雖然在臺灣土生土長,但一直認為自己是中。他對我說:“胡爺爺和溫總理很有知識,很和藹可親的。”他還說,二十世紀是中國世紀。臨別時他有點依依不舍。一路上一有機會我就與臺灣的民眾接觸交談,覺得臺灣老百姓只關心有飯吃有好日子過,對臺獨并不感興趣。至于臺灣的原住民也就是臺灣的少數民族,他們很喜歡唱歌跳舞和喝酒。一路上我們看了好幾場少數民族的歌舞表演。我們來到一個叫石梯坪的景點,那里有個小村莊,住的是阿美族。阿美族的姑娘很漂亮。有幾個姑娘在村邊跳舞,墻上貼著“凈化家園,快樂人生“的橫幅,旁邊擺著一個小費箱。有幾個大陸游客上去和阿美族的姑娘一起跳舞,動作很助調,舞姿很優美,個個臉上陽光燦爛。
在臺灣游覽了八天,覺得意猶未盡。臺灣啊!何日更重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