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位于臺灣的中北部,北邊和東北邊與新竹縣為鄰,南邊和東南邊隔著大安溪、雪山山脈與臺中縣接壤,西濱臺灣海峽。最東是泰安鄉梅園村的大霸尖山;最西是苑里鎮房里海岸;最南是卓蘭鎮內灣里南面;最北是竹南鎮崎頂里北側;全縣中心位置在獅潭鄉豐林村。全縣東西寬約六十四公里,南北長約五十公里,面積共有1820.314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自竹南鎮崎頂北面起,向南延伸至苑里鎮房里海岸南面海岸為止,全長約五十公里,外型頗似一顆鉆石。
境內山多平原少,故有山城之雅號。主要是原屬于臺灣雪山山脈西側的沖積扇,不斷受到河川侵蝕,漸漸分割成今日的丘陵臺地地形,數條河川隨著地勢穿梭其間,形成不同的山川風貌。
苗栗縣山地和丘陵占全縣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著名的山城。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河川縱橫穿梭,因此形成多采多姿的生態環境。在境內超過3400米以上屬于高山寒原生態區;3000米以上則屬高山草原生態區;海拔2000~3500米左右則屬于典型的針葉樹生態區,也是各種稀有野生動物繁殖棲息最重要的地區之一。高度在500~2000米的山區,為落葉樹與常綠闊葉樹混生之生態區,是各種動物及昆蟲繁衍之絕佳場所。此外,還有高山溪流生態區、沼澤生態區(如苗栗縣竹南的水筆仔紅樹林)以及水潭生態區。豐富且多樣的生態環境,為苗栗縣帶來無限的風光與生命力。
山城故事
依據考古研究發現,苗栗地區曾為史前先民的生活區域,留有許多歷史遺跡。史前居民多居住在河階臺地,過著以農業為主狩獵、漁撈為輔的生活方式。一千多年以前,臺灣原住民移居此地,苗栗成為平埔族的生活居所。舊名貓貍的苗栗,即是平埔族語平原一詞的音譯。
自十七世紀中葉起,漢人逐漸移入屯墾,原住民被迫同化或向山區遷移。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苗栗成為一個多族群匯聚的地方,主要為客家、閩南、泰雅族、賽夏族。在十七世紀前,苗栗地區人煙罕至外地移入者不多。直到鄭成功來臺驅荷,將苗栗歸屬天興縣管理,開始有計畫移入屯墾。
明永歷24年,劉國軒帶族人屯墾蓬山、后攏地區,為漢人早期開拓苗栗的發端。鄭克塽降清后,清廷改天興縣為諸羅縣。清光緒13年,苗栗改制設縣。
十九世紀末,南莊、獅潭、大湖、卓蘭以西地區,己拓墾出良田數千甲。先民在艱困開墾過程中,仍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當地書院、義學、社學、民學林立,成為北臺灣文風鼎盛、人才輩出的地區。
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苗栗縣遭廢除。1901到1908年間,另置苗栗廳,到臺灣光復前行政單位與名稱屢有更替。一直到1950年施行地方自治后,苗栗縣的行政區域才告確定沿用至今。
苗栗縣為標準農鄉,各類農產豐富,居民以米飯、甘薯為傳統主食。而境內多為客家族群,在飲食上發展出重咸、重肥、重香的獨特客家美食文化。各式各樣的客家糕餅與腌菜,吸引許多游客到本縣一飽口福。
服飾部份,客家人多著衫褲,也就是上下裝,上面的是衫、下面的是褲。而婦女的衣服顏色大部分都采素色,其中又以藍、黑、白等顏色最為流行。
住的部份,本縣傳統的民房形式,大多為傳統的三合院,“中央”是正廳,兩側為廂房。三面屋宇環繞,正前方有圍墻、大門,院內則充作曬谷場。
一、慢城介紹
翻轉一切求快的節奏,慢城氛圍正在世界各角落發酵
起源于1999年義大利奧維托(Orvieto)慢食運動演變成慢城運動,以健康、生態保育為出發點的生活哲學,推廣慢活、慢食、慢游,非以犧牲經濟利益換取緩慢的生活型態,著重在地生產消費等一連串的經濟行為,有助于文史保存、觀光旅游及公民參與,提升生活品質的永續發展。
2016年2月臺灣苗栗縣的南莊鄉、三義鄉成功榮獲國際慢城組織總部認證肯定,正式加入國際慢城行列,成為全臺唯一具雙慢城的城市,游客透過吃、喝、玩、樂體驗活動,可享受在南莊及三義的慢城生活氛圍。
二、慢城南莊
南莊鄉位于苗栗縣東北隅,具有自然天成的山林景觀、多元獨特的族群文化,豐富的生態、物產、人文特色,也曾被旅游雜志票選為全臺灣友善城市第一名,是休憩度假享受山靈水秀的好去處。
南莊鄉客家族群占有77.99%,為一大客家重鎮,因此到處充滿濃厚的客家莊氣息。除了客家族群,另有泰雅、賽夏、閩南等多元族群文化特色,良好的歷史建筑維持及文化傳承,再加上縣府近年來結合在地豐富農特產品,積極推動自然農法、無毒農業使得當地民宿、山莊、餐廳林立蔚成一大特色,形成極富慢城潛力的優質農業、文化休閑園區。
三、慢城三義
三義鄉位于大安溪沖積平原及火炎山交界,鄉民們有著高度的環保意識,有限度的商業開發保留了許多自然風貌,純樸的民風與好客精神,成為優質的觀光地點。
三義從1950年迄今,藉由裝修天然的樟樹根,把自然從森林帶到山城,短短60余年便創造木雕產業的活絡發達,成為三義旅游觀光的一大特色,并以三義木雕藝術城為苗栗國際觀光旗艦景區,每年舉辦國際木雕藝術節;不僅如此,縣府更結合舊山線鐵道文化,積極打造首創的舊山線Railbike鐵道自行車,推動三義為臺灣國際觀光的新亮點。
苗栗縣位于新竹及臺中之間,是臺灣西部最適合旅游及渡假的旅游勝地。不僅氣候宜人、鮮少天災;交通也是相當便利,每年都吸引超過650萬人次的臺灣地區、外旅客來苗觀光旅游。
桐花、木雕、溫泉、水果、陶瓷及客家菜是苗栗觀光的6大特色,結合這6項的觀光資源,安排一趟3天2夜或2天1夜的渡假行程,是每位旅客來苗栗旅游的最佳選擇。
每年的4月及5月,全臺灣最美的油桐花海就會在苗栗盛開,許多旅客喜歡欣賞雪白的桐花遍滿整個山頭,或是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上;也有許多旅客每年都來到苗栗,體驗桐花落下的驚喜感。臺灣的桐花就如同日本的櫻花,每年都帶動旅游的熱潮。
苗栗有5個主要的觀光地區,包含:三義木雕及舊山線旅游區、大湖草莓文化園區、泰安溫泉風景區、明德水庫風景區及南莊獅頭山風景區;旅客在造訪這些旅游目的地的同時,可以再結合客家美食、原住民文化、休閑農業、濱海游憩及各項節慶活動,讓每次的旅程更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