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公安局出入境大廳信息介紹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長干東路108號
電話:0559-2323093
官方網站:http://hs.ahga.gov.cn/
工作辦證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黃山公安局下屬的地區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鳳臺縣、壽縣 都可以到這里辦理出入境手續,不區分申請人是農村戶口或城鎮戶籍。如果是非本地戶籍,持有黃山居住證也可以就近辦理,很方便,不用辛辛苦苦跑回異地老家了。
黃山市黃山區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北海南路,咨詢電話:0559-8504030
歙縣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黃山中路171號,咨詢電話:0559-6515897
黟縣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宏村大道110號,咨詢電話:0559-5527023
黃山風景區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風景區溫泉逍遙亭,咨詢電話:0559——5573766
徽州區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室,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濱河北路9號,咨詢電話:0559-3583016
休寧縣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海陽鎮新安路1號,咨詢電話:0559-7510190
祁門縣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公地址: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祁山路21號,咨詢電話:0559-4518727

如果你是安徽省其他地區戶籍的商務入臺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馬鞍山市、淮北市、銅陵市、安慶市、黃山市、阜陽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亳州市,請參考對應的說明。
出入境大廳可以辦理臺灣通行證團隊旅游L簽注(非自由行城市只能辦理此類團隊旅游簽注)、持有國臺辦批文和商務入臺證的簽Y、F簽、以及其他個人事務往來臺灣的T簽、Q簽等。黃山出入境大廳工作人員本著“服務于民”的工作理念,為市民提供高質量服務,歡迎大家辦理旅游、商務、探親等到臺灣的證件。黃山市民請帶好身份證、戶口簿、入臺證、國臺辦批文、照片。
商務入臺證有什么用呢?
1、 對于中國大陸非臺灣自由行城市而言,可以用商務簽赴臺自由行,不跟團,旅游體驗好,并且也能辦理直飛,方便快捷。
2、 即使是開放了臺灣自由行城市,如果要赴臺商務考察或者商務履約出差,必須用商務入臺證,旅游入臺證只能用來做觀光旅游,2018年很多頻繁用旅游赴臺的人員申請入團被刁難、甚至是拒絕核發。
3、 對于中國一些事業單位、官員等公派赴臺出差,必須通過用商務入臺證申請才能報銷,不得使用自由行的觀光申請手續。
黃山市居民申請商務入臺證流程、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呢

要有效率的辦理好,建議找一家專業辦理商務入臺證的代辦公司,可以避免辦理過程中的一些坑,不要為了省個幾百人民幣而耽誤商務出行,時間比錢重要,時間就是信譽、是商機。大陸申請人要提供辦證材料有如下: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申請書、公司營業執照、申請人任職公司的在職證明、個人的2寸白底彩色照片、個人簡歷表、其他可以證實本人相關信息的比如護照、臺灣通行證、居住證、駕駛證等。
臺灣邀請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如下:
電子工商憑證(這是臺灣“經濟事務部”核發的,沒有的話需要去申請,大概是2周時間)、商務邀請函、臺灣商務活動行程表、入臺申請計劃書、入臺證代辦委托書、臺灣公司的保證書。以上資料基本都需要蓋臺灣邀請方的公司章和負責人章(所謂的大小章)。去臺灣旅游網站<www.luckyly.cn>代辦可以代寫資料,既專業快速、又不給邀請方增加負擔,非常值得推薦。
商務入臺證可以申請停留多少天?是否有多次往返?
普通商務交流可以1到30天;商務履約可以30到90天。
邀請公司年營業額5千萬臺幣以上的可以申請多次商務入臺證。需要的資料會多一些,具體的可以問本網站客服人員。
黃山居民辦理好商務入臺證后是否可以直飛臺灣呢?
本網站代辦商務入臺證價格參考:
自己有邀請公司,15天以內是850元,16到30天是900元,30到90天是1000元。1年多次往返是1500元。
去臺灣旅游網<m.qutaiwan.com.cn>代發邀請,15天內是2500元,30天是5000元。
經過前面的努力已經辦理好商務入臺證后,如果要想從大陸機場直飛臺灣,還需要到企業當地的國臺辦拿赴臺批文(國臺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事務辦公室,在每個縣市都設有機構,大家就近辦理)。
中共安徽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安徽省人民臺灣事務辦公室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簡稱“安徽省臺辦”),為省委、省主管對臺灣工作的辦事機構,2002年機構改革明確為省委工作部門(正廳級)。主要職責是:負責貫徹黨和臺灣地區對臺方針政策,落實省委、省關于對臺工作的部署;組織、指導、管理、協調全省對臺經濟、交流聯絡、涉臺投訴協調、宣傳和調研等工作;承辦“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和省委、省及省委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交辦的事項和任務。
安徽省臺辦內設人秘處、經濟處、交流聯絡處、宣傳處、調研處、投訴協調處、機關黨委。
人秘處負責機關內外聯絡、行政事務、文書綜合、干部人事等工作;協調機關的日常工作。處長:楊慶平,電話:0551——62702626。
經濟處負責協調和指導全省對臺經濟工作,做好對臺資企業的相關管理與服務工作,協調和管理安徽與臺灣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事宜。處長:李仁柱,電話:0551——62702635。
交流聯絡處負責協調處理安徽與臺灣人員往來及衍生的問題;協調和管理皖臺間的科技、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事宜;負責協調處理涉臺突發事件。 處長:裔淳,電話:0551——62702639。
宣傳處負責協調全省對臺新聞宣傳工作,負責臺灣記者來安徽采訪的審批、管理工作及省內記者赴臺采訪、交流事宜。處長:陳曉峰,電話:0551——62702653。
調研處負責臺灣形勢及全省對臺工作情況的研究分析工作、涉臺法律工作,編輯、發送有關資料。處長:安福全,電話:0551——62702658。
投訴協調處負責指導、協調和督查全省臺胞投訴案件的處理,承擔全省臺胞重要案件的協調辦理工作。處長:吳敏,電話:0551——62702661。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黨的建設、紀檢、工會、青年和婦女工作。專職副書記:邢里,電話:0551——62702667。
合肥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合肥市東流路100號政務中心一區A區12樓 ,聯系電話:0551-63537627、 0551——63537621
淮北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淮北市人民路208號,聯系電話:0561——3198939
亳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希夷大道455號 市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樓305房間,聯系電話:05585126018 、0558——5126036
宿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57——3024122
蚌埠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蚌埠市行政辦公中心4號樓,聯系電話:0552——3124111、0552-3119667
淮南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 淮南市田家庵區劉家山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西南50米, 聯系電話:0554——6644990、0554—6678766
滁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滁州市南譙區龍蟠大道200號交通大廈二樓,聯系電話:0550——3024164、18905506800
六安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64——3379825
馬鞍山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太白大道市大樓4號樓一樓, 聯系電話:0555——8355616、8355618
蕪湖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53——3884990
池州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66——2088182
安慶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安徽省安慶市菱湖北路30號,聯系電話:0556——5346056
銅陵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安徽省銅陵市北京西路16號1單元,聯系電話:0562——5880386
宣城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63——3028599
黃山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地址:天都大道1號委市辦公大樓13樓, 聯系電話:0559——2355082
阜陽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系電話:0558——2262657
黃山市是世界著名的現代國際旅游城市,長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贛省際中心城市,安徽省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境內有臺灣地區重點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區、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云山、“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屯溪老街等著名景點。

2016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576.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56.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5.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95.2億元。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前5大行業分別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紡織業和通用設備制業。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發表全球首部由業者提出的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為協助臺灣機械業者可跟上工業4.0元浪潮,今(13)日發表全球首部由機械業者需求為出發的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以智慧機械及智慧制造為雙引擎,未來每年產值成長5%-10%,實現2025年臺灣機械產業產值從2017年新臺幣1.1兆元邁向2兆元的愿景,臺灣得以超德趕日,躍升為智慧機械制造王國。
2017年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值2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1%,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如以新臺幣計出口值達7,800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4%。2017年臺灣機械產值約新臺幣1.1兆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1%。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臺灣機械業歷經72年,2017年機械產值得以突破兆元,最大關鍵在于加入智慧機械。今年前7月出口值16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4%,全年出口值預估成長10%,產值至少成長5%-10%。目前機械業是訂單在手上,問題是生產不及而無法交貨,今年機械業訂單及出貨成長,不成問題。
臺灣機械工業公會今日發表機械產業白皮書,有短中長期。短期目標是協助機械設備智慧化,達到機械網、可視化及遠端操控與維護。中期目標是開發機械云端平臺與應用方案,修改共同通訊協定與標準等相關法規,完善智慧機械與智慧制造環境建構。長期目標是大量收集各國智慧機械與智慧制造相關資訊,建立機械知識庫,以智慧機械協助臺灣地區制造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將臺灣打造成為智慧機械王國。
機械公會表示,由、機械公會與法人共同推動SMB智慧機上盒,國產感測器及公版智慧機械云端。SMB智慧機上盒的開發,從無到有,先求有,再求好。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協助廠商達成萬機聯網上云端的可視化的短期目標;中長期則是建立大數據資料庫,提供數據分析、軟體共享、app應用,優化生產排程,及預診、回饋、故障主動通報等其他新商業模式的功能。
臺灣以半導體為首的電子信息業聞名全球,但除了電子信息業之外,事實上,臺灣的機械業也實力雄厚,產品行銷全球,今年整體機械業的產值更有機會突破新臺幣1兆元(約328億美元)。
機械業號稱工業之母,臺灣機械業的發展歷程也與二戰后臺灣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在1940、50年代,臺灣工業開始萌芽,以食品加工和紡織等民生工業和輕工業為主,此階段的臺灣機械業便以榨油機、碾米機、紡織機、縫紉機等產品為主;60、70年代因應全球能源危機,以及臺灣產業的轉型,機械業開始逐漸向原動機、工具機、生產機械設備和運輸工具等進行調整。
1980年代之后,臺灣提出六年臺灣地區建設和推動十大新興產業,臺灣產業進一步向電子信息等新興工業升級,因應經濟結構的變化,機械業也以生產精密工具機、半導體設備、關鍵零組件等高科技產品為主流。
近年全球各大工業臺灣地區和新興臺灣地區紛紛投入工業4.0時代,希望透過電腦化、數位化和智慧化,提升制造業生產水平,臺灣機械業當然也不缺席,2016年5月蔡英文上任后,提出的五大創新科技藍圖中,就包括了智慧機械,而臺灣機械業界更已提早在2015年訂為智慧機械制造元年,以趕上全球工業4.0浪潮。
如今,機械業在臺灣已成為僅次于半導體和石化的第三大產值行業,共有13,000多家機械業者,就業人口約30萬,在臺灣中部地區更形成全球聞名的完整產業鏈集群。
根據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16年,臺灣機械業產值高達新臺幣9,900億元(325億美元),年增3.6%,其中出口6,818億元(新臺幣,下同),年增0.1%。邁入2017年之后,受惠于全球經濟回溫,臺灣機械業表現依舊不俗,第一季出口54.3億美元,年增11.2%,但因第一季臺幣對美元升值6%,出口若以臺幣計為1,700億元,年增率則降至4.9%。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今年稍早受訪時指出,今年3月舉行的臺北國際工具機展,業者接單情況良好,接單能見度已到6月,加上4月北京舉行的機床展,以及9月歐洲工具機展,都可為業者帶進可觀的訂單。他樂觀預期,今年臺灣機械業的產值和出口值將可成長5-10%,而且產值鐵定可以突破1兆元大關。
臺灣機械業產品目前在全球市場舉足輕重,以產業分項看,制鞋機械出口高居全球第二,工具機出口額居全球第四,紡織機械出口居全球第五,塑橡膠機械出口全球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制鞋、紡織、塑橡膠亦是臺灣重要的傳統制造業,由此也可看出機械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緊密關系,即使自1990年之后,臺灣許多傳統產業者遷廠至中國大陸或東南亞,但這些臺商對機械設備的需求仍相當仰賴原來在臺灣的供應商,因此臺灣機械業受到傳統產業外遷的沖擊不大,而機械業者出走的情況也相對較少,成為臺灣產業根留臺灣的典范之一。
至于臺灣機械業的指標公司,在工具機方面,有友嘉、東臺精機、程泰等大廠;在制鞋機械領域,則有鼎圣、鴻綺、益鋐企業等代表性企業;紡織機械方面,則有佰龍、亞磯、七信等;至于塑橡膠機械,則有百塑企業、華嶸集團、宏泰工業等。
以友嘉為例,這家臺灣最具實力的工具機業者,近年在海外大舉整并同業大廠,包括韓國DMC、瑞士PFIFFNER、德國MAG,以及已有140多年歷史的德國工具機大廠Wohlenberg,都已納入友嘉旗下,友嘉也躍升為全球前三大工具機廠,僅次于德國DMG和日本MAZAK。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并在今年3月臺北國際工具機展上表示,近年并購歐美日韓工具機廠的技術,都會逐步移轉回臺灣。
經過近兩年的海外并購,友嘉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友嘉目前在立式加工中心機和汽車業用工具機制造廠兩項,市占率為全球第一,航太用工具機為全球第二,應用核能發電及新能源工具機居全球第三,軌道運輸用工具機則名列全球第五,友嘉在全球機械業領域的實力可見一斑。
毋庸置疑的,臺灣機械業在全球市場已占有一席之地,不過當前西方工業國和新興臺灣地區紛紛鎖定工業4.0的目標邁進,臺灣和業者絲毫不敢懈怠,除了保持既有成果,更希望能在這一波的產業創新革命中,迎頭趕上日、德、美等機械業領先大國。
為此,蔡英文決定全力推動智慧機械產業,并且選定臺中神岡豐洲二期打造智慧機械園區,將在2018年開始招商,預計引進50多家廠商,吸引投資達700億元。
“行政機構”院長林全4月初聽取相關部會簡報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進度與成果報告之后表示,臺灣雖擁有很好的機械產業,但與日本、德國相比還有一段距離,希望透過智慧制造,能與日德產品競爭,甚至可以超越。
“經濟事務部”次長沈榮津指出,希望藉由導入大數據、網路等智慧化技術,將臺灣精密機械轉型為智慧機械,并選定航太、機械設備、金屬加工和電子信息等產業做為切入點。
不過,雖有的硬體建設等政策配合,臺灣機械業要邁向工業4.0,最大的挑戰還是在于關鍵技術的突破。目前工業4.0最被熱議的項目,當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機器人,而這些項目的關鍵技術,主要仍掌握在日、德等工業臺灣地區手中,臺灣多數業者仍處于中低階的機械制造上,想要突破現況,除了政策上的鼓勵和推動,最重要的是產官學界需聯手投入智慧機械的研發和應用,取得更具競爭力的關鍵技術。
黃山經濟發展的欣欣向榮,有勞動力和市場的優勢,這是臺灣不具備的!但是臺灣在制造業有著更加先進的技術,比如機床、電子設計、芯片等行業。黃山與臺灣應該加大商務往來,取長補短、互利共贏。臺灣商務入臺證則是實現兩地往來的必備證件,可千萬別只辦理好臺灣通行證就買機票出發,這樣無法出關的。
2018年9月5日下午,屯溪公安分局戶政中心成功為兩名臺灣居民辦理居住證,這是黃山市受理的首批港澳臺居民居住證。
9月4日上午,屯溪分局戶政中心接到在屯溪九龍低碳經濟園區創業多年的臺灣居民部某電話,咨詢如何辦理臺灣居民居住證,民警當即一次性告知部某夫婦需提供的申請材料并與其預約辦證時間,隨后與轄區派出所及出入境管理大隊聯系進行受理前的各項核查工作。9月5日下午4時許,戶籍民警按程序受理了部某夫婦居住證申請,審核材料、采集人像信息、并現場審核簽發制證信息。該證件將于20個工作日內制出,根據屯溪分局戶政中心“最多跑一趟”改革措施,證件制出后將由戶政中心免費郵寄到部某夫婦手中。
“有了本地的居住證,我們日常辦事就更加方便了,還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務,所以我們一聽說可以辦就馬上過來申請了。”得知自己辦理的居住證是首例,部某表示非常高興,同時對黃山市公安民警高效周到的服務也表示非常滿意。
根據國辦印發《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9月1日起在內地(大陸)工作、學校、生活的港澳臺居民可以申領居住證。黃山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黃山市局專門成立了以市黨組成員、市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革同志為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組。黃山市各區縣共設立了9個受理點,在市局治安支隊牽頭下,各區縣公安機關積極籌備證件受理工作,組織戶籍民警認真參加業務培訓,準確把握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辦理條件,熟練掌握辦證平臺的操作流程,以高效便捷的優質服務確保中心城區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受理工作有序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