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公安局出入境大廳信息介紹
地址:宿城區世紀大道11號市公安局東門南側
電話:0527-84352722
官方網站:http://www.suqian.gov.cn/
工作辦證時間:周一到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
宿遷公安局下屬的地區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都可以到這里辦理出入境手續,不區分申請人是農村戶口或城鎮戶籍。如果是非本地戶籍,持有宿遷居住證也可以就近辦理,很方便,不用辛辛苦苦跑回異地老家了。

如果你是江蘇省其他地區戶籍的南京市、無錫市、鎮江市、常州市、蘇州市、徐州市、南通市、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泰州市、連云港市,請參考對應的說明。
出入境大廳可以辦理臺灣通行證團隊旅游L簽注(非自由行城市只能辦理此類團隊旅游簽注)、持有國臺辦批文和商務入臺證的簽Y、F簽、以及其他個人事務往來臺灣的T簽、Q簽等。宿遷出入境大廳工作人員本著“服務于民”的工作理念,為市民提供高質量服務,歡迎大家辦理旅游、商務、探親等到臺灣的證件。宿遷市民請帶好身份證、戶口簿、入臺證、國臺辦批文、照片。
商務入臺證有什么用呢?
1、 對于中國大陸非臺灣自由行城市而言,可以用商務簽赴臺自由行,不跟團,旅游體驗好,并且也能辦理直飛,方便快捷。
2、 即使是開放了臺灣自由行城市,如果要赴臺商務考察或者商務履約出差,必須用商務入臺證,旅游入臺證只能用來做觀光旅游,2018年很多頻繁用旅游赴臺的人員申請入團被刁難、甚至是拒絕核發。
3、 對于中國一些事業單位、官員等公派赴臺出差,必須通過用商務入臺證申請才能報銷,不得使用自由行的觀光申請手續。
宿遷市居民申請臺灣商務入臺證流程、需要提供哪些資料呢
要有效率的辦理好,建議找一家專業辦理商務入臺證的代辦公司,可以避免辦理過程中的一些坑,不要為了省個幾百人民幣而耽誤商務出行,時間比錢重要,時間就是信譽、是商機。大陸申請人要提供辦證材料有如下: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申請書、公司營業執照、申請人任職公司的在職證明、個人的2寸白底彩色照片、個人簡歷表、其他可以證實本人相關信息的比如護照、臺灣通行證、居住證、駕駛證等。
臺灣邀請公司需要提供的資料如下:
電子工商憑證(這是臺灣“經濟事務部”核發的,沒有的話需要去申請,大概是2周時間)、商務邀請函、臺灣商務活動行程表、入臺申請計劃書、入臺證代辦委托書、臺灣公司的保證書。以上資料基本都需要蓋臺灣邀請方的公司章和負責人章(所謂的大小章)。去臺灣旅游網站<www.luckyly.cn>代辦可以代寫資料,既專業快速、又不給邀請方增加負擔,非常值得推薦。
商務入臺證可以申請停留多少天?是否有多次往返?
普通商務交流可以1到30天;商務履約可以30到90天。
邀請公司年營業額5千萬臺幣以上的可以申請多次商務入臺證。需要的資料會多一些,具體的可以問本網站客服人員。

宿遷居民辦理好商務入臺證后是否可以直飛臺灣呢?
本網站代辦商務入臺證價格參考:
自己有邀請公司,15天以內是850元,16到30天是900元,30到90天是1000元。1年多次往返是1500元。
去臺灣旅游網<m.qutaiwan.com.cn>代發邀請,15天內是2500元,30天是5000元。
經過前面的努力已經辦理好臺灣商務簽證后,如果要想從大陸機場直飛臺灣,還需要到企業當地的國臺辦拿赴臺批文(國臺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事務辦公室,在每個縣市都設有機構,大家就近辦理)。
江蘇省各縣市臺辦地址及聯系電話:
江蘇省臺辦官方網站:http://www.jsstb.gov.cn/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95號江蘇議事園大廈26樓
南京地臺辦地址址:南京市江東中路259號新城大廈北樓13F 電話:025-83635315
徐州臺辦地址:徐州市新城區昆侖大道1號、聯系電話:0516-83701893
常州臺辦地址:龍城大道1280號一號樓A座十六樓 電話:0519-85680751
淮安臺辦地址:淮安市迎賓大道9號硅谷國際大廈8樓 電話:0517-83934217
南通臺辦地址:南通市世紀大道6號市政協辦公樓308室 聯系電話:0513-85216299
連云港臺辦服務熱線/傳真:0518-85825108/85825109
無錫臺辦地址地址:無錫錫山區東亭友誼南路88號 電話:0510-82719983
蘇州臺辦地址:蘇州高新區濱河路1156號金獅大廈17樓E座 電話:0512-68094332
鹽城臺辦地址:地址:鹽城市世紀大道21號 電話:0515-8364416
揚州市臺辦地址:揚州市文昌西路118號 電話:0514-7864487
鎮江市臺辦地址:鎮江市正東路141號 電話:0511-4424448
泰州臺辦地址:泰州市鳳凰東路60號 電話:0523-6886277
宿遷臺辦地址: 宿遷市市級機關辦公大樓 電話:0527-4368538
宿遷位于江蘇省北部,屬于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大運河、黃河故道、古泗水、古汴水等河道貫穿境內,洪澤湖、駱馬湖兩大湖泊鑲嵌南北。宿遷市下轄兩區三縣,包括:宿城區、宿豫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遷是臺灣地區優秀旅游城市、臺灣地區園林城市,擁有洋河、雙溝兩大名酒而被稱為“中國白酒之都”;是誕生一代西楚霸王項羽的“英雄之都”,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是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之城。宿遷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河湖交錯,是著名的"楊樹之鄉(泗陽)"、"水產之鄉(泗洪)"、"名酒之鄉"和"蠶繭之鄉",被清代乾隆盛贊為“第一江山春好處”。

2017年,宿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10.94億元,比上年增長7.5%,比全省增速快0.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2.14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253.48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065.32億元,增長8.5%。人均GDP達53317元,按平均匯率達7893美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2:48.0:40.8,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快1.0個百分點,服務業對全市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4.8%,拉動全市經濟增長3.4個百分點。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其中輕工業增長8.7%,重工業增長15.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控股工業增長17.2%,私營工業增長5.6%。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17.8%。 2017年,全市四大特色產業產值增長7.3%。其中,食品飲料業增長2.4%,紡織服裝業增長7.6%,機電裝備業增長27.7%,家具制造業下降11.1%。新興產業增速較快,產值增長12.0%,比全市工業平均增速高1.2個百分點。其中,智能家電增長10.6%,綠色建材增長18.8%,功能材料增長9.6%,智能電網增長20.5%。
宿遷經濟發展的欣欣向榮,有勞動力和市場的優勢,這是臺灣不具備的!但是臺灣在制造業有著更加先進的技術,比如機床、電子設計、芯片等行業。宿遷與臺灣應該加大商務往來,取長補短、互利共贏。商務入臺證則是實現兩地往來的必備證件,可千萬別只辦理好臺灣通行證就買機票出發,這樣無法出關的。
宿遷市全面發放港澳臺居民居住證
昨天,宿遷市首批開放的9個公安機關受理點經過充分準備,已經全面開展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發放業務。
宿豫公安分局高新區派出所受理點迎來了多位臺胞來領取居住證。他們中既有在宿豫投資的臺商,也有在宿豫就業創業的臺灣青年,還有回到故鄉生活的百歲老人。
港澳臺胞持有居住證后,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等3項權利,義務教育、就業、衛生、文化體育等6項公共基本服務,以及涉及乘坐交通運輸工具、住宿旅館等諸多方面的9項便利。
百歲老人林淑俠孫子許靖說:“有了這個居住證老人以后看病掛號就方便多了,以前沒有居住證看病掛號都得用家中其他人的,有了這個居住證,不管市掛號或者做一些別的什么事情都很便利”。
臺灣居民黃先生說:“很高興今天領到居住證,以后在很多地方都很方便,比如說搭車,銀行的作業,還有征信的問題,在這些方面都可以享受和大陸同胞一樣的待遇”。
據了解,宿遷市開放了9個受理點,全面開展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受理業務,證件辦理周期不超過20個工作日,首次申領免收證件工本費,證件有效期限為五年。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74人(香港居民8人,臺灣居民66人),已完成制證待領取52張(港澳居民居住證7張,臺灣居民居住證45張)。
宿遷市召開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調研工作座談會
宿遷市召開貫徹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調研工作座談會,聽取市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舉措,打通“31條惠及臺胞措施”落地見效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在宿臺商臺胞的獲得感,為推進宿遷臺資集聚新高地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市委副秘書長趙蘇陽、市辦副主任劉娟、市臺辦主任徐麗麗和全市27個職能部門分管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會上,徐麗麗簡要介紹“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臺的背景和意義,她指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出臺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大陸方面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真誠意愿的具體體現,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體現,對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增進兩岸一家親的親情發揮重要作用,也將吸引和鼓勵更多臺灣同胞在大陸展示才華,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徐麗麗還就宿遷市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調研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各相關單位和部門分別結合部門職能介紹了“31條惠及臺胞措施”出臺以來所做工作,表示將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盡全力做好,對涉及上級權限的事情將盡全力爭取,切實為臺商臺胞辦實事、辦好事,讓臺商臺胞滿意。
趙蘇陽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吸納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建議,推動市委市統籌制定具體落實政策,希望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突出實效,準確把握“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結合工作職能和宿遷實際,創造性細化和落實政策條款,并積極向上爭取指導支持,把落實“31條惠及臺胞措施”作為深化宿臺兩地全方位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機,真正讓臺商臺胞享受到同等待遇。

宿遷市召開臺胞臺商“31條惠及臺胞措施” 調研座談會
宿遷市臺辦召開臺胞臺商“31條惠及臺胞措施” 調研座談會。市臺辦主任徐麗麗、副主任吳宏兵出席座談會,在宿臺胞臺商臺青及臺籍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會上,徐麗麗介紹了“31條惠及臺胞措施”、市《關于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宿遷就業創業的意見》及《臺灣青年來宿遷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申報辦法》等相關惠臺政策措施并就臺胞臺商關心的問題與臺胞臺商進行交流。
參會臺胞臺商表示,“31條惠及臺胞措施”涵蓋產業、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等多個領域,開放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不僅有助于臺資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也為臺胞臺青提供更多機遇實現更大發展,是給臺胞、臺商、臺青的“大禮包”,非常契合臺胞臺商的心聲。臺商們表示要抓住當前惠臺措施的歷史機遇,主動融入宿遷經濟社會發展,為深化宿臺兩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做出貢獻。座談中,參會臺胞臺商代表還就“31條惠及臺胞措施”中相關政策的落實提出意見建議。
徐麗麗表示,“31條惠及臺胞措施”的出臺是大陸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真誠意愿的具體體現,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具體體現,充分表明了大陸各有關方面協同配合為臺胞臺商辦實事、辦好事的決心和誠意。推進“31條惠及臺胞措施”全面落地見效是當前一項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現有措施在落實過程中,也一定會有完善的空間,市有關部門會不斷聽取各方意見,研究制定符合宿遷實際的政策舉措,不斷擴大宿臺兩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同時也希望廣大在宿臺胞臺商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