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
2020-11-19
天后宮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在西元1604年荷蘭人被明朝擊退到澎湖時就已經存在,可見其歷史之悠久,也是馬公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
花蓮靜思精舍 證嚴法師精神所在地
2020-09-15
靜思精舍位于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證嚴法師,一個瘦弱的女子,一個兩袖清風的修行者,帶領著眾多信徒,發揚人性終極關懷,獻身于濟貧、濟急、濟病的社會服務工作。
新北三峽清水祖師廟 一梁一柱 展現中國傳統寺廟藝術的極限
2020-09-11
整座祖師廟乃是以木為頂、以石為基的建筑,采五門三殿式的格局,廟頂層層疊疊,每根脊上都有富麗堂皇的裝飾,廟內則無處不雕、無處不琢。
新北法鼓山 圣嚴法師創建 研習佛法好地方
2020-09-10
法鼓山三面環山,雙溪交抱,正面千峰來朝,遙迎翡翠海灣,風光明媚,鳥語花香。在這里,圣嚴法師集合了十方善信功德,建設一個整合教育、修行、文化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臺北指南宮 臺灣道教圣地之一 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廟宇
2020-09-08
指南宮之名是取“呂恩主在天庭居于南宮”、“濟世度人必須要指南針”之意,主要侍奉呂洞賓(呂恩主),俗稱“仙公廟”,目前已成為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廟宇,被認為是臺灣道教圣地之一,也是指南地區主要的信仰。
臺北龍山寺 臺北第一名剎 建筑極盡精雕細琢之美
2020-09-08
臺北龍山寺為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筑,從山門、廟埕到大殿后庭、后殿,無論門壁或梁柱皆極盡精雕細琢之美,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可多留意建筑景觀和代表意涵。
臺北松山慈佑宮 農歷4月 媽祖過爐慶典非常熱鬧
2020-09-07
松山曾經叫做錫口,以松山慈佑宮正門上的匾額,寫的是錫口慈佑宮。慈佑宮廟頂上,有很多的雕飾,除了人物外,還有飛躍的青龍,傳說青龍可以防止火災發生。
臺北清水巖祖師廟 電影艋舺許多場景即在此拍攝
2020-09-07
清水巖俗稱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并稱臺北三大廟門。知名電影艋舺許多場景即在此拍攝。
臺北青山宮 主祀青山王 臺灣三級古跡
2020-09-07
艋舺青山宮位于新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主祀青山王(靈安尊王),為在地人的民間信仰,屬于臺灣三級古跡,每年青山王的千秋圣誕是當地盛大的迎神賽會,三開間三近兩廊的中國古早廟宇建筑,古色古香耐人尋味。
臺北行天宮 很靈驗臺灣重要的民間信仰中心 擺滿算命攤
2020-09-07
行天宮又叫恩主公廟,奉祀關圣帝君,為臺灣重要民間信仰中心,為行天三宮中人潮最多的宮廟。一般人認為行天宮很靈驗,前往求神問卜的人很多。
臺北關渡宮 臺灣北部最古老的媽祖廟 原稱靈山廟
2020-09-07
關渡宮位于臺北市北投區知行路,為臺灣北部最古老的媽袓廟,是一座以佛教為禮、道教為用之宗教圣地,關渡宮為臺灣三大媽祖廟之一,來自各地參拜之人潮絡繹不絕
臺北大龍峒保安宮 臺灣難得一見的大廟 200多年歷史
2020-09-07
保安宮位于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上,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龍峒當地的信仰中心,更是臺灣北部重要的廟宇之一,由于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創建至今已有200余年。
枋寮褒忠亭義民廟 百年來成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與信仰中心
2020-06-05
建于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冬,可說是全臺義民廟的總壇。廟內合祀三山國王、神農黃帝與觀世音菩薩,每年農歷7月20日的義民節活動,由當地十五大莊輪值爐主祭祀,百年來成為新竹客家人重大祭典與信仰中心。
大里天公廟 蘭陽八景之一 遠眺龜山島碧海藍天相輝映
2020-05-30
大里天公廟背倚綠意盎然草嶺山,面向湛藍浩瀚太平洋,大里天公廟的地理環境幽美、景色殊麗。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之日,遠從各地而來參拜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
高雄孔廟 全臺灣最大孔廟 造型雄偉
2020-04-15
孔廟位于高雄市左營區,左營舊城北門外之蓮池潭畔北岸,這一座孔廟的規模為全臺之最,建筑造型雄偉肅穆。面積規模為全臺之最,參照宗制山東曲阜孔子廟,按宋朝規則及明朝的營建法則興建。
高雄佛光山 臺灣信眾最多最大的佛教道場
2020-04-15
佛光山位于高雄市大樹區,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創辦人為星云法師,設計仿效大陸四大名山,殿閣布局形如蓮花瓣狀。兼具傳統與現代寺院之風格特色。
鹽水武廟 每年元宵慶典舉行鹽水蜂炮的主場地
2020-03-11
每年元宵節沿習成例,以蜂炮驅逐瘟疫,演變至今為每年農歷元月14、15日蜂炮活動,成為地方一年一度的盛事,武廟將此典立了這項深具民俗藝術活動的主辦單位,更在鹽水的歷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延平郡王祠 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建筑
2020-03-11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間,位于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跡。祠中珍貴文物豐富,尤其為數眾多的清代楹聯,包括沈葆楨手書,筆力雄渾、意義雋永,仍極具歷史價值。
祀典武廟 為臺灣武圣關帝之信仰中心 建于明鄭時期
2020-03-11
祀典武廟又稱關帝廟,建于明鄭時期,相傳原為寧靖王府內之關帝廟,為臺灣武圣關帝之信仰中心,也是唯一列入官方祀典的武廟,廟分三進:前殿、拜殿、正殿及后殿,以長達66公尺的朱紅山墻迤邐連接,彰顯恢宏氣勢。
南鯤鯓代天府 臺南八景八勝三園之一 300年歷史
2020-03-11
臺灣二級古跡,由兩座廟組成:大廟代天府;小廟萬善堂,有全臺灣最寬敞的廟埕,是全臺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王爺廟。前后拜亭的蜘蛛結網亭,是其一建筑特色。
臺南大天后宮 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
2020-03-11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擁有臺灣最高大的卷棚式屋架,曲線昂揚,不用一釘而拱起。
碧云寺 蔣介石曾親臨獻香 并賜匾額凌宵寶殿
2020-03-11
碧云寺在同治8年至西元1903年,曾陸續修建數次,1904年又因大地震毀損一次,但寺方因故無人管理沒有修建,經過信徒爭取,于1949年重建,蔣介石先生曾親臨獻香,并賜匾額凌宵寶殿。
北港朝天宮 媽祖誕辰日 繞境游行 鑼鼓喧天
2020-03-09
北港朝天宮終年香火鼎盛,每年最熱鬧的二次祭典分別是農歷正月15日的元宵節及3月23日媽祖誕辰,元宵節是以花燈比賽為主,媽祖誕辰期間,各地信徒及分靈廟宇陸續回北港進香,規模十分盛大,而繞境游行,更是鑼鼓喧天,萬人空巷。
臺中孔廟 臺灣建筑最完備與繁復的孔廟之一 仿宋建筑
2020-03-07
臺中孔廟的外觀仿照曲阜孔廟模式,為了與相鄰的忠烈祠區別,采宋代宮殿建筑樣貌,有著精雕細琢的雕刻,彩繪以卷草花卉為主,是臺灣相當罕見的宋代建筑典范,也是臺灣建筑最完備與繁復的孔廟之一。
臺中大甲 臺灣十大觀光小城 民俗慶典與歷史特色
2020-03-07
大甲是臺灣芋頭的故鄉、腳踏車生產之重鎮,亦為臺灣十大觀光小城之一;其中大甲鎮瀾宮更具盛名,每年農歷三月的媽祖繞境活動廣為人知,虔誠的信仰,帶動大甲區的名氣與觀光。
大甲鎮瀾宮 農歷三月大甲媽祖繞境 臺灣最重要的慶典活動之一
2020-03-07
大甲旅游吸引人之處,就是在每年農歷三月初,各地信徒組成浩大的進香團,追隨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到嘉義新港奉天宮繞境進香,進行8天7夜的徒步參拜,這就是著名的大甲媽祖繞境,尤其是繞境進香的回程可說是活動的最高潮了。
彰化孔子廟 蔣經國先生所題詞
2020-03-04
彰化孔子廟類似傳統宮殿式建筑式樣,直接把臺南的承重磚結構外加一環回廊,空間配置與已毀的嘉義文廟相近,較接近大陸各地的文廟,唯一可見到臺灣的手法是在大成殿后的崇圣祠,在兩翼加出了鄉賢祠及明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