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Kiipo擎寶科技,開發出研究者友善的云端資料處理平臺——PhysioQ,透過技術解決生醫研究者的困擾,讓研究者能夠以更低成本,即時獲取有用的研究數據資料。也試圖降低公民參與科學研究的門檻,讓人們可以自由運用自己的身體數據參與科學研究進行。
改變世界第一步:打造衣索比亞首個緊急醫療救護系統(EMS)
Kiipo 共同創辦人彭擎(Chris)在波士頓出生、成長,并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主修程式設計,求學期間,因深感從小到大花費巨額的學費卻始終沒有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毅然決定前往泰國擔任六個月的國際志工,談起這段經歷Chris侃侃地說道:過去我花了十幾萬美金在學歷上,但覺得能做的事情很有限,我去泰國想做些不同事,但一個人能改變的仍然有限。
直到2014年,彭擎接受加拿大同窗梅喬登的邀請,共同前往衣索比亞協助Nordic Medical Centre開發當地第一個緊急醫療救護系統(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在去非洲之前,我回到臺灣加入hTC研發團隊,從那邊開始學習怎么做一個產品,也見識到臺灣在技術及人才的實力。彭擎提到,帶著于hTC汲取到的嶄新能量,他投入非洲醫療救護系統的建置。
Nordic Medical Centre早在2013年便已經創立,雖然有相關的醫護設備、醫療資院,但過去衣索比亞沒有緊急救護系統,一但出了車禍要則需飛到肯亞進行手術,車禍率死亡率高達99%。 2013年創立醫院時,希望透過增加醫護人手進行緊急救護,但后來發現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像臺灣的119,因此梅喬登問我能否用科技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抱有為世界盡一己之力理想的彭擎很快就答應了邀請,他以類似Uber叫車服務的概念,透過GPS追蹤定位,讓醫院配備的救護車、救護人員能找到傷患所在地、將傷患帶進醫院,當地的非營利組織、醫療機構可以付費加入系統以維持營運。
2015年,完整參與線上救護系統建置的彭擎感受到創業對他的吸引力,決心回臺創立自己的公司,我們用過去的經驗當作Prototype(產品原型),在2015年創立了Kiipo。他提到,自己希望以科技實踐普惠醫療的愿景,打造完善的醫療生態系。
選擇將總部設在臺灣的原因在于,過去在hTC 擔任產品設計實習生的經驗,讓我對臺灣的程式開發的人才、社群與資源印象深刻。Chris進一步解釋,Kiipo 到目前為止都是一個非投資的新創公司,一切的資金來源都仰賴自己,因此在臺灣創業的成本與在矽谷相比相對低廉,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深入醫療研究者工作情境,提供最貼心的解決方案
彭擎的父親彭仲康教授為哈佛醫學院教授,亦是知名生醫工程專家,其主持動態生醫指標中心是全世界頂尖的非線性生醫訊號分析團隊。在創業初期,Kiipo和華為與哈佛醫學院合作,做健康手環的線上數據搜集,也在這個專案的過程中,讓Kiipo對生醫研究者的需求有敏銳的洞察。
要做長期的研究會遇到兩個問題:把資料從終端設備拉出來、追蹤管理受測者。彭擎表示對一般醫療研究者來說,想要從既有的穿戴式設備中提取資料,他們并不具備相應的程式能力,然而要使用自己開發研究設備的研究軟體卻又十分昂貴,現有的研究軟體Validic一年要價15,000美金。
針對上述兩項痛點,Kiipo開發出PhysioQ平臺,主打比Netflix月費還便宜,希望能讓研究者以更低成本獲取研究數據。我們不改變他做研究的方式,只是讓他從招募受測者、選擇設備的選項變得更多。PhysioQ能夠從很多不同的穿戴式設備中搜集資料,受試者只要下載PhysioQ的App ,就能允許研究者從自己本來習慣使用的穿戴式裝置提取數據,讓數據搜集的工程可以線上完成。
目前PhysioQ的合作伙伴有做運動心電圖、手環品牌Polar,日前更宣布將與穿戴式裝置與戶外用品的領導品牌Garmin合作。Garmin的產品本來就很多人用,現在他們可以直接選擇加入研究計畫中。
PhysioQ 使用AWS公有云服務,確保資料以安全的方式在平臺上傳遞。除此之外,為避免濫用人體試驗、生物數據,針對人體測試的相關醫療研究有非常嚴謹的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規范,而PhysioQ 已經通過相關審核,讓研究者更加省心省力,毋須擔憂透過PhysioQ 所收集的數據有觸犯研究倫理的可能。
抗疫作戰——以家庭為單位管理,確保家人健康無虞
目前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除了影響Kiipo原先的產品發布計畫,也讓Kiipo推出一項新的服務—— Neo,看到很多我們care的人都非常忙碌、疲倦,我們還想幫更多忙。
全美醫療資源緊繃的嚴峻情況下,民眾只能自己在家做好健康管理,Kiipo在既有的PhysioQ 架構上稍做修改,讓家庭成員可以共享彼此的身體健康數據,我們最能幫忙的就是讓大家在家里就能安心,你擔心爸媽、爺爺奶奶,你在app上看得到他/她的資訊,就不用出去找他。
透過分散式集結資料,Kiipo 讓研究者、參與者都能夠用更低的門檻,為醫療研究推進貢獻一己之力,而Neo 中收集的個人資料,也可能成為疫情期間全美最大的生物數據資料庫。
創業快問快答
Q:創業至今,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
2020年3月,PhysioQ 攜手哈佛醫學院與研究者,使用穿戴式設備,對波士頓的COVID-19患感染者進行居家監測。協助醫護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2016年4月,Kiipo設立了衣索比亞首個緊急醫療救護系統(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至今服務超過1萬名衣索比亞民眾。
受邀到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非洲聯盟、聯合國難民署、社會企業世界論壇演講,談科技如何平衡區域發展,及對世界帶來正向影響力。
Q:長遠來看,公司想成為一家何種類型的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是什么?你們如何完成?
像Tesla 一樣的或是私人(非投資)公司
接下來最重要的目標是協助解決COVID-19疫情,我們正在透過PhysioQ建立開放的COVID-19資料庫,協助研究者監測與分析疫情。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時間與解決問題的資源。
團隊資訊
公司名稱:Kiipo擎寶科技
成立時間:2016/4/14
產品名稱:Physi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