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來臺旅客達106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推特上感謝。但臺灣地區領導人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認為,今年很難復制去年成績,因這些日、韓、泰等國客本來就會來臺,不是因為陸客少了才來。羅除了痛批蔡英文吃馬英九觀光老本外,也認為大環境不改變,想回到去年5/20以前、馬英九時代的觀光旺景只是一個遙遠的夢。
日前主計總處根據交通觀光局統計,105年來臺旅客相比104年成長約2.4%。其中,觀光簽證簡化帶動東南亞游客,泰國旅客大增達5成7。陸客方面,雖然還保有351萬人次,以32.9%占來臺總旅客之冠,但相比104年卻減少16.1%,是減少最多的臺灣地區。
羅智強認為蔡英文除了該感謝各國觀光客外,更要感謝馬英九。因為蔡英文談新高,卻沒提到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執政的八年,每一年觀光人數都在創新高。2014年更創超級大新高,增加190萬人次。
馬英九只有2016年,和蔡英文任期重迭的那一年,外國觀光人數是新高中最低的,只增加23萬人次,羅智強直指蔡英文所謂的新高是創8年成長的新低。
羅認為蔡英文吃馬英九老本的觀光新高,蔡英文在高興什么?看著蔡英文把馬英九辛苦打下的觀光政績逐漸敗毀,怎不令人感慨,更諷刺的是,這觀光敗家子,竟還喜孜孜地告訴全世界,你看,在我的手上,觀光創新高耶!
羅智強表示去年的1,069萬境外旅客(原估1,066萬),今年很難復制。因為日、韓、泰、馬、越等國客人成長的比例或高,但數量少,要用這些旅客替代陸客,是緣木求魚。這些人本來就會來臺灣的,不是因為陸客少了才來。
各國旅客來臺數攀升,在馬英九第二任時,這個趨勢就開始了,羅智強曾問過觀光局的朋友,為何增加如此之快?他説他們曾分析,這也和大量陸客來臺有關,因為幾年下來,各國旅客心中篤定,兩岸不會打仗了。沒有和平,哪有觀光?大環境不改變,回到去年5/20以前、馬英九時代的觀光旺景只是一個遙遠的夢。
羅智強憂心表示,觀光業看的不只是來臺觀光客的人數,日均消費力和觀光客停留日數更重要。去年陸客的日均消費力約臺幣6900元,追平日客,而陸客平均停留夜數超過7夜,日韓港澳都在4至5夜之間,陸客是臺灣觀光的消費王。寄望于消費力遠低于陸客的東南亞客,東墻補不了西墻。
開工日陸客游臺送件 慘!不到千人創新低
春節連假剛結束,旅游業寒冬才要開始!春節開工首日,陸客團加上自由行的送件數僅966人,創下歷史新低;另資料顯示,春節期間陸客前10大出境游熱門地點,去年搶占前5名的臺灣與香港,今年則雙雙跌落10名外。旅游業普遍擔憂今年陸客人數恐會再衰退6、7成,想復甦恐更加遙遙無期。
旅行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李奇岳表示,按照過去的經驗,過完年后大陸有些旅行組團業者休假,來臺陸客確實會減少,但像2月2日那樣不到一千人,確實少得夸張,業者對于今年兩岸旅游的前景更不敢抱樂觀的態度,覺得還會更差。

今年陸客 恐再少6成
觀光局副局長劉喜臨表示,剛過完農歷年,陸客來臺申請仍在持續送件,不能只看一天的數量就斷定未來會更慘,至少要以一個月為觀察基礎。如果要與去年同期做比較,應該從5、6月開始較為客觀;從最近的情形來看,陸客減少的幅度已經趨緩。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去年下半年陸客來臺人數約150萬人次,兩岸仍處于冷和狀態,不容易突破;應設法維持這個基準,全年陸客有300萬人次就不錯了。這樣一來,也能寫下連續3年來臺旅客總數都突破1000萬人次的目標。
因陸客減少,年前南部即有多家飯店、旅館紛紛尋求轉手。過去半年則有40幾家旅行社停業,其中不乏經營陸客團者。連伴手禮業者也受影響,業績下滑至少3成。
菲越竄起 搶賺陸客財
按大陸最大旅游網站攜程網公布2017春節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春節陸客前10大熱門出游地點排名則出現大風吹,除泰國、日本名次不變外,美國、新加坡及澳洲則分別搶占3至5名。
值得一提的是,受政治氛圍不佳影響,去年春節期間排名第5的臺灣,今年跌落10名外,遠不如菲律賓、越南。南韓也從去年第3位,掉至今年的第7名,而香港也跌出10名外,通通無緣在春節期間搶賺陸客財。
行銷推廣 仍持續進行
有大陸組團社業者就直言,兩岸關系不好,陸客來臺數量雪崩式下滑早就是不爭的事實,今年1月陸客來臺數不就跌了5成多,今年春節期間相比去年,陸客赴臺數更是足足少了四分之一,沒什么好意外。
不過,臺旅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楊瑞宗強調,無論是北京辦事處,抑或上海辦事處,今年推動陸客赴臺旅游的各項行銷推廣活動,仍然持續進行,不受陸客赴臺人數下滑影響。
陸客銳減 高雄飯店搶客殺到見骨
來臺陸客大幅縮水下,飯店業者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業者指出,高雄市飯店旅館業估計有17至22間求售轉賣;為支撐營運,同業間競爭加劇,有三星級飯店推出高雄住宿一晚只要新臺幣800元優惠,真可說是殺到見骨、血流成河。
據《中評網》報導,高雄市一飯店擁有房間數約在240間上下,2014整年營業額約新臺幣6600萬元;2015年營業額降至5800萬。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業績還有3000萬上下,住房率約4成5,但下半年住房率腰斬只剩下18%。他說,飯店住房率若能維持住4成2就能小賺,就是說去年下半年虧錢了。
業者表示,陸客銳減、經營困難,出現中小型旅館拋售潮。在脫手前,為了搶客、為了留住旅行社的團員,只要旅行社開口,飯店幾乎都愿意削價,現在幾乎都用平常日住宿價打七折的價格在兜售;還有業者拚現金,積極參加旅展,大量出售住宿券。業者提醒消費者,有些在經營上恐怕都很危險,住宿券有可能會產生糾紛,就像興航收掉前也是大動作參加旅展用低廉的價格販賣機票,以吸引買家消費。
最后,業者表示,高雄市飯店削價競爭,很多住房品質更是全面下降。如果再不重視,不用多久,很多人要準備跳樓了。

除了臺灣!陸客團在日本也逐漸消失 她分析原因
2016年訪日外國觀光客人數突破2400萬人,創史上最高紀錄;而其中又已大陸游客占最多數,高達637萬人次;相比臺灣,陸客來訪人數持續滑坡,日本顯然更受歡迎。不過,即便帳面上數字好看,日本也同樣面臨陸客團大幅減少的問題,當地許多飯店或巴士公司皆陷入苦境。對此,旅日作家劉黎兒昨(7)日就撰文表示,陸客團的消失,無關乎政治,是資訊發達時代必然有的轉型。
劉黎兒昨日于《民報》專欄撰文,提到日本觀光游客創新高,陸客就占了四分之一強;但這幾年觀察下來,陸客的景觀顯然大為不同,人數眾多的陸客團已不復存在,許多專接陸客團的飯店與巴士公司紛紛叫苦連天,這都再再顯示出,大規模陸客團已經走入歷史了。
劉黎兒進一步指出,陸客團的消失實質上并非陸客消失,而是轉型。她表示,現在來訪的日本的大陸游客,很多都是回頭客,透過參考網路資訊,規劃自己想去游玩的地方。像是,北京游客想去長野或北海道玩;年輕人喜歡造訪動漫相關的圣地。
不過,陸客團消失的速度實在太快,劉黎兒稱,原本日本當地許多觀光設施還針對大量的陸客團進行檢討,思索如何擴充接團能力,甚至連地方都增加人力來處理過關事務,沒想到大型爆買團不如預期出現,方向完全錯誤。
面對觀光策略的錯誤,劉黎兒表示,日本旅游業者很快就認知到,是資訊發達所帶來的結果,馬上進行修正,認為是不長進的業者才做不到生意,完全沒有向抗議,與要求稅金救濟。
最后,劉黎兒表示,從日本的例子來看,來臺灣的陸客團原本也就是去年就會自然消失的。但卻無法體察世界趨勢,就立刻支出數百億元來救濟,讓她對于現今的處理問題能力感到相當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