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 | 均價 | 公寓 | 電梯 | 套房 | 透天 |
| 仁愛區 | 20.5/坪 | 13.2萬/坪 | 24.4萬/坪 | 32.7萬/坪 | 25.2萬/坪 |
| 信義區 | 16.9萬/坪 | 12.3萬/坪 | 18.4萬/坪 | 11.6萬/坪 | 19萬/坪 |
| 中正區 | 13.6萬/坪 | 11.4萬/坪 | 13.2萬/坪 | 15.1萬/坪 | 18.4萬/坪 |
| 中山區 | 15萬/坪 | 12萬/坪 | 18.9萬/坪 | 17萬/坪 | 16.9萬/坪 |
| 安樂區 | 15.9萬/坪 | 10.9萬/坪 | 18.2萬/坪 | 16.6萬/坪 | 15.6萬/坪 |
| 暖暖區 | 14.2萬/坪 | 11.8萬/坪 | 14.8萬/坪 | 11.8萬/坪 | 19.2萬/坪 |
| 七堵區 | 18.2萬/坪 | 15.2萬/坪 | 20.9萬/坪 | 14.4萬/坪 | 17.7萬/坪 |
閱讀新竹房價信息前需要知道的常識:
坪,這是臺灣房屋計算面積,1臺坪相當于中國大陸的3.3平米。
房價表里的“萬”是臺幣為單位,1人民幣相當于4.3元臺幣。
如何轉換為我們生活中的價格單位,房價先除以3.3,再除以4.3即可。比如70萬/坪換算后就是4.9萬元人民幣/平米。
公寓,特指5層以下的房屋,沒有電梯。套房,20到30平米的小房子,即青年單身公寓,一個衛生間,一個臥室。
透天,就是我們理解中的別墅,或者是自家宅基地,土地產權獨立,沒有與其他戶均攤。
去臺灣旅游網是中國大陸人士臺灣買房服務第一品牌,最近幾年里,我們有大量成功案例。臺灣買房案例里面有透天別墅、也有高層豪宅,也有幾十萬的小套房。房屋地理位置從新北到桃園、臺中、南投、臺南、高雄、花蓮。中國大陸有意去臺灣買房的客戶請聯系我們,大陸人在臺灣買房后每年可以停留4個月的不動產入臺證。
基隆市介紹
基隆位于臺灣北部,三面環山,僅北面一處有少量平原迎向大海,即為深水谷灣之基隆港。港灣深入市區,水面寬闊,集商港、軍港、漁港于一身,為進入北臺灣門戶。
由于地形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基隆的冬天經常多雨,平均溫度僅在攝氏22度左右,素有雨港之都之稱。基隆是雨港也是漁港,魚市的漁貨種類繁多,各地遠洋、近海的漁貨種類,當天現撈的鮮活漁貨,應有盡有,崁仔頂的魚市場可說是全臺灣最有活力、有趣的魚鮮拍賣交易場。
在基隆火車站旁的小港碼頭可搭乘游艇游基隆港,沿岸景觀頗有可看之處,從大海看陸地山光水色,由各國駛進駛出之豪華客輪、郵輪的繁忙海港風情,湛藍的海水四季與基隆人共同生活,藍色公路之旅是正流行的親水休閑活動。
清光緒年間,為了加強鞏固海防,因而在基隆地區留下了白米甕炮臺、二沙灣炮臺(海門天險)、大武侖炮臺等戰時古跡,在此游山訪古,舊時激烈的戰況早已塵封,只見碉堡的雄偉景觀襯以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美景。
數百年來,基隆出入過無數異國船只,帶來了多元的文化與新知,是中國臺灣與國際交流的港口,更是臺灣歷史上重要的文化港都!熱鬧豐美的中元祭典、多樣精致的廟口小吃以及炮臺與隧道、岬角與灣澳、漁港和魚市……,走訪其間,令人流連忘返。
基隆市人口走低決定基隆房價走勢
基隆人口頻頻外流,臺灣“內部事務部”統計,截至今年1月,基隆市人口已跌破37萬人,剩36萬9987人,7年來已累計外流5721人,并創23年以來人口最新低。
“內部事務部”指出,2012年基隆市人口外流2492人、2013年1574人、2014年1032人、2015年582人,2016年、2017年分別逆勢成長387人、24人,但2018年又外流452人,累計7年來外流5721人。
另外,根據基隆市民政處的資料顯示,基隆市距離上次跌破37萬人口是在1995年的36萬8771人,1996年后都維持超過37萬人,在2004年更達到巔峰,共有39萬2337人,但接下來都逐年下滑;去年底則是37萬155人,過了1個月后,今年1月就減少了168人,跌破37萬人次,剩36萬9987人。
“內部事務部”表示,人口遷徙反映區域間的資源配置及城市本身的發展規模演變,而影響人口遷徙關鍵因素包括就業機會多寡、軟硬體公共建設便利性、房市發展及社會福利等因素,近7年來北部地區人口凈遷入近11萬人,中部、南部及東部地區則呈現人口凈遷出較多的現象,區域均衡問題殊值重視。
至于北北基宜桃被稱為北部共同生活圈,據“內部事務部”統計5縣市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的變化,臺北市從266萬8572人變成266萬6908人、減少1664人;新北市從399萬5717人變成399萬7189人、增加1472人;桃園市從222萬872人變成222萬3733、增加2861人;宜蘭縣從45萬5221人變成45萬5035人、減少186人。
雖然相較鄰近縣市,基隆市人口外流較不嚴重,但具象征性意義的37萬人口,已經跌破并持續下滑中。
房子每坪不到16萬、20分鐘就能到臺北,基隆會是購屋好選擇嗎?當地民眾曝沒人敢買的原
房屋便宜,但潮濕、壁癌都要注意
根據臺北市地政局去年的住宅價格指數顯示,標準住宅平均每坪約50萬,價格沒有太大的變動;而從基隆市地政處的資料可以看到,去年平均成交單價每坪約15.7萬,和臺北相較之下便宜不只一倍。
但基隆是出了名的雨都,從“中央”氣象局資料統計可知,最近一年的基隆月均降雨天數約為18天,差不多一個月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下雨。在常年多雨的環境下,除濕機已經是家家必備的電器產品,對于外地人來說最難適應的就是基隆的天氣,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有的房屋也會出現漏水、壁癌,等問題,不僅墻面看起來不美觀,孳生霉菌等更是麻煩,光是處理這些問題就有可能要花不少費用在修繕房屋上。
交通便利,但僅限某些地
雖然臺北到基隆境內只要一小時以內,但基隆并非每個地區都能快速到達臺北,基隆的公車和臺北市公車相較之下班次較少,像是暖暖有些車次幾乎一小時才有一班公車,若是搭R86客運轉車至七堵或是八堵火車站,再搭往臺北車站,時間上算下來就要兩個小時,即使有1061、1062和1088客運能直達臺北松山,但1061、1062常常載滿從九份、金瓜石來的旅客,后面想搭往臺北的人便很難上車,1088離峰車次也不多,因此交通方便僅限于部分地區,例如基隆火車站附近。
近幾年基隆有了新的轉變,在基隆循環站的后方從停車場改建成東岸商場,皇冠商業大樓陸續進駐了不同店家,提供給民眾更多不一樣的選擇,老舊的火車站經過翻修后煥然一新,八斗子、和平島等地方也成為網路打卡熱門景點,但房價卻一直沒有明顯的漲幅,張欣民指出,基隆沒有大型的產業聚落,就業機會較少,而大臺北地區就業機會多,人口一直往臺北、新北流失,才會如此便宜。

1坪8萬雙北上班族仍拒買?他曝基隆買房4缺點
大票網友指出不在基隆買房的原因很潮濕,而且市容相當老舊、因為基隆市區的新房子很少、住基隆的衣服都有濕臭味、基隆市容差爆、治安差、很潮濕、素質也很差、住基隆還不如選桃園、基隆的建設真的比較落后、基隆市區一個干凈安全的溜滑梯都沒有,冬天更有下不完的雨,如果沒小孩單純住基隆,通勤臺北上班沒什么問題,但考慮小孩活動空間及教育資源就有點退縮了。
除此之外,更釣出曾在基隆住過的網友分享血淋淋的經驗,直指不住基隆的4大原因第一,希望學區好,小孩子以后要學東西方便、第二,享樂選擇少,要爽假日跑臺北沒捷運、第三,比較沒成就感沒面子,感覺買臺北也算是某種游戲成就、第四,未來不可測,但可以試著跟有權有勢的族群站在同一邊比較保險。甚至還有網友提到,他們寧愿選擇淡水或是桃園,這種單價不如選淡水,至少還有捷運勒、寧愿買淡水+1,還有捷運、同意選基隆不如去桃園,一天到晚下雨的地方太不宜人居、淡水20送裝潢滿滿的排隊,基隆還在后面。













